小伙砸20万入手二手宝马,结果发现车重不对劲,后备箱里的秘密让他傻眼
陈孟安掏了20万买了辆二手宝马,开回家却发现转方向盘特别费劲。
"这车比说明书上重了50斤,肯定有问题。"陈孟安满腹狐疑,去找老朋友小孟帮忙。
一番检查后,他们掀起后备箱的地毯,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隔层。
陈孟安小心翼翼地打开隔层,里面的东西让他瞬间呆住了...
2015年刚开年的一个周末,陈孟安站在自家阳台上,目光呆滞地盯着手机屏幕里的银行账户余额。
他32岁,刚刚遭遇了人生头一遭的失业打击,之前在一家外贸公司担任业务主管,由于公司业务量锐减,整个部门都被一锅端了。
“十五万八千六百二十三块四毛七,就这点家底了。”陈孟安喃喃自语,心中不免有些焦虑。
他已经两个月没有收入来源了,每天都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广撒网投简历,却始终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回复。
手机突然响了起来,是他的铁哥们朱景文打来的。
“喂,小孟?”陈孟安接起了电话。
“老陈,听说你被裁了?要不要出来喝两杯,放松一下?”电话那头的朱景文声音洪亮。
陈孟安苦笑着回应:“放松什么啊,现在找个工作比登天还难,我都快愁死了。”
“那更应该出来喝一杯了,正好我有点事想和你聊聊,半小时后老地方见?”朱景文不容分说地安排着。
“行,我这就出发。”陈孟安挂断电话,换了身衣服就匆匆出门了。
朱景文是陈孟安从小学就认识的老朋友,现在在城郊开了一家汽修厂,生意做得红红火火。
半小时后,两人在老街的烧烤摊坐了下来,朱景文已经点好了啤酒和烤串。
“听说你被裁员了,具体情况怎么样?”朱景文给陈孟安倒了杯啤酒,关切地问。
陈孟安叹了口气:“公司业务不行了,整个外贸部门都被裁了,一分钱赔偿金都没拿到,就给了两个月工资打发我们。”
“这也太不像话了!”朱景文愤愤不平地说,“那你现在找工作的情况如何?”
“惨不忍睹,投了几十份简历,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几个。”陈孟安喝了口啤酒,“年纪大了,又没什么特别的技能,公司都不愿意要。”
朱景文皱了皱眉,沉思了一会儿:“老陈,我觉得你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能力,还有形象问题。”
“这话怎么说?”陈孟安不解地问。
“你每次去面试都是挤公交地铁去的吧?满头大汗地到公司,第一印象就差了。”朱景文直言不讳,“现在做销售,形象很重要,你得有辆像样的车。”
陈孟安苦笑:“我现在连工作都没有,哪来的钱买车啊?”
朱景文眼睛一亮:“我倒是有个主意。你手头还有多少钱?”
“存款加上赔偿金,大概还有将近二十万。”陈孟安如实回答。
“那就够了!我建议你买辆二手的豪车,提升一下形象。面试官看你开着宝马奔驰来,第一印象就不一样。”朱景文拍了拍陈孟安的肩膀。
陈孟安犹豫:“二手豪车靠谱吗?我对车也不太懂……”
“这你就放心吧,我天天和车打交道,帮你把把关,保证不会买到问题车。”朱景文信心满满地说。
陈孟安思索了一会儿:“可是我这钱本来是打算用来付首付买房的……”
“哎,兄弟,没工作你买什么房啊?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找到工作,有了稳定收入再谈买房不迟。”朱景文劝道。
“这倒也是……”陈孟安点点头,“那你有什么好推荐的二手车吗?”
朱景文笑道:“正好我认识城西那边的周老板,他手里经常有不错的二手车,明天我带你去看看?”
“好吧,那就麻烦你了。”陈孟安终于被说服了。
第二天上午,朱景文开着他那辆改装过的本田思域,载着陈孟安来到了城西的一家二手车行。
城西的二手汽车交易市场真是人声鼎沸,各式各样的汽车品牌排得整整齐齐,阳光下车身闪耀着光芒。
小孟轻车熟路地把车停在了一家叫做“诚信二手车行”的店前,一位四十多岁、略显发福的中年人迎了上来。
"小孟!好久不见了,最近生意如何?"中年人热情地拍着小孟的肩膀。
"周老板,生意还算可以,今天带我哥们儿来看车。"小孟笑着介绍,"这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陈孟安,最近想入手一辆二手车。"
周老板仔细打量了陈孟安一番,热情地伸出手:"陈先生,你好!既然是小孟的朋友,那就是自家人,一定给你挑最好的车,最实在的价格!"
陈孟安和他握了握手,礼貌地笑了笑:"麻烦周老板了,我对车不太了解,主要还是听小孟的意见。"
"预算多少?想要哪种类型的车?"周老板直接问。
小孟抢着回答:"他大概有二十万,最好是豪华车,要能撑场面的那种。"
周老板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:"二十万买豪华车,只能是二手的了。最近有几辆挺合适的,我带你们去看看。"
他带着两人穿过车场,指着几辆车介绍:"这辆奔驰C级,09年的,22万;那边那辆奥迪A4,11年的,23万;还有这辆雷克萨斯ES,08年的,19万。"
陈孟安看着这些车,眼睛都花了:"这些车看着都不错,但都超出预算了..."
周老板突然想起什么:"对了,我还有一辆特别适合你的!刚进来三天,还没来得及摆出来。"
他带着两人走到车场后面的一个角落,那里停着一辆黑色的宝马3系。
"这是08年的宝马320i,只跑了8万公里,保养得非常好,车况几乎和新车一样。"周老板自豪地介绍,"最重要的是,只要20万就能拿到。"
陈孟安惊讶地问:"这么便宜?是不是车有问题?"
周老板摇头:"绝对没问题!这是我一个老客户的车,他做进出口生意的,最近资金有点紧张,急需用钱,所以愿意低价卖。"
小孟绕着车转了一圈,仔细检查车身、轮胎和发动机舱:"外观看起来确实不错,漆面保养得很好,没有明显的事故痕迹。"
"这车真的只要20万?"陈孟安还是有些不敢相信。
"实话告诉你,这位客户姓郑,郑德胜,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。"周老板低声说,"他最近生意上亏了不少,急需资金周转,所以才愿意亏本卖车。但他坚持要现金交易,不走银行转账。"
陈孟安犹豫道:"我对车不太懂,万一有什么隐藏的问题..."
小孟拍了拍胸脯:"有我在你怕什么?今天咱们先试驾,回头我再来专门检查一遍,保证没问题才让你买。"
"那好吧,我们先试驾看看。"陈孟安点点头。
周老板拿出钥匙,示意陈孟安上车:"郑先生今天也在,你试驾完满意的话,可以直接和他谈。"
他指向不远处坐在休息区的一个中年男子,那人大约四十五岁左右,穿着深色衬衫和休闲裤,正在专注地看手机。
试驾过程中,陈孟安发现这辆宝马开起来确实很舒适,动力充沛,内饰也保养得很好,几乎看不出是一辆已经用了七年的二手车。
试驾结束后,陈孟安和小孟被带到了休息区,与车主郑德胜见面。
“郑先生,这位是陈孟安,对您的车挺感兴趣的。”周老板这么一说。
郑德胜站起身,伸出他那干燥而有力的手与陈孟安握手:“陈先生,对这车感觉如何?”
“车开起来挺顺的,保养得不错。”陈孟安诚实地回答,但还是有点犹豫,“不过,这价格是不是太便宜了?市场上这车至少得25万吧?”
郑德胜笑了:“陈先生真是行家。不瞒你说,我最近生意上出了点状况,急需现金,所以愿意低价卖。我对这车可是很上心的,一直在4S店保养,保养记录都有。”
小孟插嘴说:“郑先生,我能仔细检查一下这车吗?我开汽修厂的,想帮我朋友把把关。”
“没问题,你随意。”郑德胜大方地回应,然后转向陈孟安,“如果你决定买,我希望能尽快成交,最好今明两天。我已经有几个买家在谈了,但因为周老板说你是朋友介绍的,所以我优先考虑你。”
陈孟安点点头:“我明白,不过我想等我朋友检查完再决定。”
“没问题,你们聊,我去看一下车。”小孟拿着车钥匙走向那辆宝马。
郑德胜给陈孟安倒了杯水:“陈先生是做什么工作的?”
“我之前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主管,最近刚被裁员,正在找工作。”陈孟安如实说。
“外贸啊,我也是做进出口贸易的。”郑德胜眼睛一亮,“主要做东南亚市场的日用品和小家电。如果你有兴趣,可以留个联系方式,说不定我们能合作。”
陈孟安礼貌地笑了笑:“好的,等车子的事情定了,我们可以再聊工作的事。”
大约半小时后,小孟回来了,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:“老陈,车基本没问题,发动机、变速箱状态都很好,底盘也很干净,没有漏油漏水的情况。”
“那你觉得这价格合适吗?”陈孟安问。
小孟点点头:“二十万买这车,绝对值!”
郑德胜见状,立刻说:“那陈先生,你考虑得怎么样了?”
陈孟安看了看小孟,又看了看郑德胜,深吸一口气:“好吧,我决定买下这车。”
“太好了!”郑德胜满意地笑了,“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办手续了。”
“等等,我想问这车的历史。”陈孟安突然想起一个重要问题,“这是您的一手车吗?”
郑德胜摇摇头:“实话实说,这是第三手车。第一任车主是我一个商界朋友王德胜,他用了三年后卖给了李明辉,我从李明辉手里买的,自己也开了一年多。”
“为什么短时间内换了这么多主人?”陈孟安有些疑虑。
郑德胜解释道:“王总因为换了更高档的车才卖掉的;李明辉是因为工作变动,去了国外;而我,就是现在资金周转有困难。”
小孟插话道:“三手车很正常,关键是车况好,维护到位。”
郑德胜补充道:“所有手续都齐全,过户没有任何问题,我可以陪你去办。”
“那好吧。”陈孟安最终点头同意了。
接下来的流程进行得很顺利。陈孟安去银行取了现金,和郑德胜一起去车管所办理了过户手续。当天下午,这辆黑色的宝马320i就正式成为了陈孟安的座驾。
“兄弟,恭喜你!”小孟拍着陈孟安的肩膀,“以后去面试,开着这辆宝马,绝对倍儿有面子!”
陈孟安看着这辆闪亮的黑色宝马,心情也不由得好了起来:“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好运吧。”
郑德胜临走前握着陈孟安的手:“陈先生,车子就交给你了,希望你喜欢。如果有任何问题,随时联系我。”
他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,然后匆匆离去,似乎真的有什么急事。
陈孟安开着新买的宝马,载着小孟在城里兜了一圈,心里满是成就感。
最近几天,陈孟安驾驶着那辆宝马车去了好几家公司应聘,明显感觉到面试官对他的态度比之前友好了许多,甚至还有一家公司暗示可能会录用他。
但是,这种好运气并没有持续太久。某个周末的早晨,陈孟安开车上高速公路,打算去郊外放松一下,这时他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"这方向盘怎么这么重啊?"陈孟安皱着眉头,使劲转动方向盘,感觉比平时要费力得多。
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变换车道时,那沉重的方向盘让他感到有些吃力。此外,他还注意到油耗比预期的要高很多。
回到市区后,陈孟安立刻给小孟打电话:"小孟,我的车好像出了点问题,方向盘特别重,而且油耗也高得离谱。"
"这样啊,那你现在把车开过来,我帮你检查一下。"小孟在电话那头回应道。
大约半小时后,陈孟安把车开到了小孟的汽车修理厂。小孟亲自检查了转向系统和轮胎。
"转向系统没问题,胎压也正常..."小孟挠了挠头,"我再把车开上升降台,检查一下底盘吧。"
车子被升起后,小孟仔细检查了底盘、悬挂和车身各部分,却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异常。
"真是奇怪..."小孟从升降台下爬出来,一脸迷惑,"外观上看不出什么问题,我再做个全面检查吧。"
他叫来了汽修厂的技师老张,一起对车辆进行了更专业的检查,包括电脑诊断和称重。
检查结果让在场的三人都感到惊讶。
"这车比出厂标准重了将近50斤!"老张看着数据说,"难怪方向盘会沉,油耗也高。"
"怎么会重这么多?"陈孟安担忧地问,"是不是车里藏了什么东西?"
小孟摇摇头:"我们检查了车内所有能看到的地方,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物品。可能是车辆结构被改装过。"
老张想了一会儿:"有些人会加装防弹材料或者特殊隔音材料,这会增加车重。不过按理说这种改装会有记录的。"
"郑德胜卖车时可没提过任何改装。"陈孟安皱着眉头,拿出手机,"我得给他打个电话问清楚。"
他拨通了郑德胜留下的电话,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。
"喂,郑先生,我是陈孟安,就是前几天买了您宝马车的那个。"陈孟安说道。
"哦,陈先生,有什么事吗?"郑德胜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。
"我发现车子比正常重了将近50斤,方向盘很沉,油耗也高。请问车子是否做过什么特殊改装?"陈孟安直接问道。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然后郑德胜回答:"我不清楚你说的情况。我买车时就是这样的,可能之前的车主做过一些隔音处理吧,豪车都喜欢加装这些。"
"能否提供之前车主李明辉的联系方式?我想向他了解一下。"陈孟安追问道。
"抱歉,我和他只是交易关系,没有保留联系方式。"郑德胜明显在敷衍,"而且二手车买卖都是'一手交钱一手交货',车子的事情你应该找专业的修理厂解决。"
陈孟安刚想再说什么,郑德胜就匆忙表示有事,然后挂断了电话。
"怎么样?"小孟看着陈孟安的表情,就知道结果不太好。
陈孟安叹了口气:"他说不清楚,可能是前任车主做的隔音处理,听起来就是在敷衍。"
"这人不靠谱啊。"小孟皱眉道,"要不我帮你查查这辆车的历史记录?我有个朋友在车管所工作,也许能查到更多信息。"
"那太好了,麻烦你了。"陈孟安感激地说。
三天后,小孟拿着一份资料来到陈孟安家。
"我查到了一些信息。"小孟神情严肃,"这辆车的第一任车主确实是个叫王德胜的商人,他在2010年买的新车,用了三年后转手给了李明辉。"
"王德胜是做什么的?"陈孟安问道。
小孟翻看资料:"据说是做外贸生意的,具体不清楚。有意思的是,他在2013年突发意外去世了,死因是意外落水。"
"这么巧?"陈孟安感到有些不安。
"更奇怪的是,李明辉只开了不到一年,就把车卖给了郑德胜。而郑德胜开了一年多就卖给了你。"小孟继续说道,"我还查到了李明辉的联系方式和住址,你要不要去见见他?"
陈孟安毫不犹豫地点头:"当然要去,我得搞清楚这车到底有什么问题。"
隔天下午,陈孟安和朱景文开车去了城南的一个普通住宅区,李明辉的家就在那里。
李明辉的家在一栋有些年头的六层建筑的第三层,没有电梯,楼梯间狭窄又昏暗。
陈孟安按了门铃,等了好一会儿,门才慢慢开了个小缝。
一个大约四十岁的男子从门缝里警惕地看着他们:“你们是谁?找谁?”
“请问是李明辉先生吗?我叫陈孟安,这是我朋友朱景文。我们想和您聊聊那辆宝马320i的事情。”陈孟安礼貌地说道。
听到“宝马”这个词,李明辉明显紧张起来,眼神闪烁:“什么宝马?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。”
小孟上前一步:“李先生,我们不是来找麻烦的。我朋友从郑德胜那里买了您之前的车,现在车子出了点问题,我们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。”
李明辉犹豫了一会儿,最后还是开了门:“进来吧,别在外面说。”
公寓里面简陋又乱,看得出来主人经济条件一般。李明辉让他们坐沙发上,自己则坐在对面的一张破旧单人沙发上,显得很紧张。
“你们到底想知道什么?”李明辉直接问。
陈孟安直接说:“我从郑德胜那里买了您之前的宝马,发现车子比正常重了将近50斤,方向盘很沉,油耗也高。想问问您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?”
李明辉的脸色变了,他紧张地搓着手:“我...我不清楚。我当时买车也没注意这些。”
“李先生,我们真的不是来找麻烦的,只是想弄清楚车子的情况。”陈孟安诚恳地说,“您能告诉我们为什么只开了不到一年就把车卖掉了吗?”
李明辉沉默了一会儿,似乎在内心挣扎。突然,他站起身来,走到窗边确认窗户关好,又去门口看了看,确保没人偷听。
“这车不干净。”他压低声音说,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恐惧。
“什么意思?”陈孟安和小孟同时问。
李明辉深吸一口气:“王德胜不是意外死的。他的死和这辆车有关系。我之所以这么快就卖掉,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些可怕的事情。”
陈孟安感到一阵寒意:“您能具体说说吗?”
“不,我不能说太多。”李明辉摇头,眼中满是恐惧,“我只能告诉你们,郑德胜和王德胜是一伙的,他们做的不是正经生意。”
“什么生意?”小孟追问。
李明辉突然变得激动起来:“够了!我不该说这么多的。如果你们聪明,就赶紧把那辆车处理掉,越快越好!”
“可是...”陈孟安还想追问。
“听着,我只能告诉你们这么多。那辆车里有东西,很危险的东西。”李明辉神色紧张,“现在请你们离开吧,别再来找我了。为了你们自己的安全。”
陈孟安和小孟面面相觑,知道无法再从李明辉口中得到更多信息了。
离开李明辉家后,两人在楼下讨论着刚才的对话。
“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?”陈孟安问道,心里有些不安。
小孟点点头:“他那种恐惧不像是装出来的。看来这辆车真的有问题,可能和什么非法交易有关。”
“我们该怎么办?”陈孟安有些慌了,“要不要报警?”
小孟思考了一会儿:“现在报警还为时过早,我们没有确凿证据。先回去彻底检查一下车子,看看到底藏了什么。”
“你说的对,走,回去检查车子。”陈孟安点点头,两人匆匆上车离开了。
回到小孟的汽修厂,已经是傍晚时分。小孟关上了修理厂的大门,挂上“休息”的牌子,不让其他客人进来。
“今天晚上我们一定要把这车检查个底朝天。”小孟表情严肃,招呼了两名信得过的技师一起帮忙。
他们先把车开上升降台,彻底检查了底盘,没有发现异常。然后拆掉了部分内饰,检查了座椅下方、仪表台后面、车门内部等隐蔽区域,依然一无所获。
“会不会是发动机或变速箱被改装了?”一名技师提出疑问。
小孟摇摇头:“不像,我们刚才检查过了,结构都是原厂的。”
“等等,我们还没仔细检查后备箱。”陈孟安突然想起李明辉说的话:“那辆车里有东西,很危险的东西。”
小孟眼睛一亮:“对!我们先只是简单看了看后备箱,没有深入检查。”
他们立即打开后备箱,掀开地毯和备胎,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。
“这里的接缝看起来不太对劲。”小孟指着后备箱地板的一处接缝说道。
他用手电筒照射,发现这处接缝与车辆原厂设计不符,看起来像是后期加工的。
“敲一下试试。”陈孟安建议道。
小孟用扳手轻轻敲击后备箱的不同位置,当敲到那处可疑的接缝附近时,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。
“这里面是空的!”小孟惊讶地说,“肯定有个隐藏的夹层!”
技师们也凑了过来,一起仔细检查着可疑区域。
经过反复摸索,小孟在后备箱侧壁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按钮开关,几乎与周围的材质融为一体。
“找到了!”小孟兴奋地喊道,“这应该就是打开夹层的机关。”
陈孟安和小孟对视一眼,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紧张和期待。
“要按吗?”陈孟安问道,声音有些颤抖。
小孟深吸一口气:“当然要按,不然怎么知道里面藏着什么?”
陈孟安紧张得像只受惊的兔子,点了点头,然后手一伸,摁下了那个隐蔽的按钮。
随着轻微的咔嚓声,后备箱的地板慢慢升起了一小块,露出了一条缝隙。
“真有暗格!”小孟惊讶地叫出声,赶紧上前,用手指扣住缝隙,小心翼翼地把地板抬起来。
地板一抬起,一个巧妙设计的隐藏空间就展现在大家眼前。这空间大概有十厘米深,几乎占据了后备箱地板的全部,难怪车重了五十斤。
“这是啥玩意儿?”陈孟安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了那空间。
“等等,别急!”小孟急忙拉住他的胳膊,“这车背后可能大有文章。”
陈孟安没听劝,还是慢慢地把那东西拉了出来。那空间里藏着一个铁盒子,沉甸甸的,他打开锁的瞬间,连呼吸都屏住了。
“我的天……”小孟惊叫一声,往后退了好几步。
陈孟安盯着盒子里的东西,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了一样,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抖动。
在一个铁皮箱子里,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的古铜器和玉石,它们在车库里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陈旧而有光泽。
最显眼的是一块圆盘状的玉石,上面刻着精细的龙纹,陈孟安记得在市博物馆的战国文物展上见过类似的宝贝。
下面还摆放着几件小巧的铜器,有的像酒杯,有的像香炉,造型别致,看起来年代久远。
“这...这些看起来像是古董...”陈孟安的声音有些颤抖,手指轻轻触摸着那块玉石。
小孟脸色苍白:“老陈,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?这些很可能是真正的古董!”
陈孟安小心翼翼地拿起玉石,感受着它的重量和质感:“这玩意儿绝对不是赝品,太真实了。”
“快看盒子底下!”小孟指着盒子的下层,那里还有一本黑色皮面的笔记本和一把银色的手枪。
陈孟安被手枪吓了一跳,立刻后退了一步:“天啊,还有枪!这下麻烦大了...”
小孟戴上手套,小心翼翼地拿起笔记本,翻开第一页:“这里有记录,详细记载着每件古董的来源、年代和估价。”
“让我看看。”陈孟安凑过去,两人一起查看笔记本的内容。
笔记本上用整齐的字迹记录着每件古董的详细信息:战国中期的玉石,估价600万;西汉的一对青铜酒杯,估价450万;东汉的香炉,估价300万...
后面还有交易记录,显示这些古董大多是通过“非常规渠道”获得的,有的标注“JF来源”,有的标注“私人收藏家W.L.”
陈孟安翻到最后一页,看到一张照片,上面是四个男人站在一起的合影,其中一个是郑德胜,另一个应该是王德胜。
“天呐,这些古董加起来价值将近一个亿!”小孟的声音颤抖,“怪不得车子会重50斤。”
陈孟安感到头皮发麻:“我们好像卷入了一个古董走私案...”
“李明辉说的‘不干净’原来是这个意思。”小孟低声说,“这些恐怕都是非法获得的古董,可能是从博物馆或考古现场偷出来的。”
陈孟安回想起前几天与郑德胜的对话,那个男人的急切和敷衍突然有了解释:“郑德胜急着卖这辆车,是因为他知道里面有东西,但他不敢自己取出来。”
“我们得报警。”小孟坚定地说,“这些是国家的古董,私藏就是犯罪。”
陈孟安犹豫了:“报警的话,我们会不会有麻烦?毕竟这车现在是我的...”
小孟严肃地看着陈孟安:“老陈,这不是小事。这些都是国家的珍贵古董,是属于全民族的文化遗产。你想想,如果每个人都像郑德胜这样偷运古董,我们的文化遗产会剩下什么?”
陈孟安陷入了沉思。他想起了小时候,爷爷是一名乡村教师,经常带他去县里的小博物馆参观。爷爷总是说:“古董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明,它们属于每一个中国人。”
那时年幼的陈孟安并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,但现在,面对这些真实的古董,他突然明白了爷爷的话。
“你说得对,我们得报警。”陈孟安最终下定决心,“不管会有什么后果,这些古董必须归还给国家。”
小孟松了口气,拍了拍陈孟安的肩膀:“这才是我认识的陈孟安。别担心,我们是发现者和举报者,警方会理解的。”
两人决定先把古董和笔记本原样放回盒子,然后联系警方。
就在这时,陈孟安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,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。
陈孟安迟疑了片刻,最终还是按下了接听键:“喂,您好?”
“陈先生,我是郑德胜。”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,但语气比之前更加急促,“我想和您讨论一下那辆车的问题。”
陈孟安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,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:“郑先生,有什么事吗?”
“是这样的,我想把那辆车买回去。”郑德胜直接了当地说,“我出40万,是您买的价格的两倍。您觉得如何?”
陈孟安和小孟交换了一个眼神,小孟立刻心领神会,做了一个“稳住他”的手势。
“郑先生,这太突然了。我才买了这辆车没多久,而且我已经对它产生了感情……”陈孟安故意拖延时间。
“50万!”郑德胜提高了出价,声音中透露出明显的焦虑,“陈先生,我真的很需要那辆车,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了。”
陈孟安继续装作犹豫:“郑先生,您为什么突然想要买回这辆车呢?之前您不是说资金有问题吗?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,然后郑德胜的声音变得低沉:“陈先生,说实话,那辆车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。是我父亲留给我的最后一样东西,我一直后悔把它卖掉。现在我的资金问题解决了,所以我想把它买回去。”
这显然是个蹩脚的借口,陈孟安几乎可以想象郑德胜额头上的冷汗。
“我需要考虑一下,毕竟我也很喜欢这辆车。”陈孟安故意表现出犹豫,“能给我一天时间考虑吗?”
“不行!”郑德胜几乎是喊出来的,然后又降低了声音,“我是说,我希望今晚就能解决。我可以现在带着现金去找您。”
小孟在一旁写了张纸条给陈孟安:“稳住他,我去报警。”
陈孟安点点头,继续对着电话说:“今晚恐怕不行,我现在不在家。明天怎么样?”
“那……明天上午吧,越早越好。”郑德胜勉强同意了,“我们在哪里见面?”
“就在我买车的那个二手车市场,上午十点。”陈孟安提议道。
郑德胜同意了这个安排,然后匆匆挂断了电话。
小孟回来后,陈孟安把通话内容告诉了他。
“他肯定是发现文物不见了,急着想把它们找回来。”小孟分析道,“我已经联系了警方,他们让我们保持现状,不要碰那些文物,他们马上派人过来。”
不到半小时,三辆警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汽修厂外。
为首的是一位姓张的警官,四十多岁,一脸严肃。他仔细听取了陈孟安和小孟的叙述,检查了车内的文物,并拍照取证。
“你们做得很对。”张警官对陈孟安和小孟说,“这些确实是国家的珍贵文物,有些还在全国文物追缴名单上。你们发现后立即报警,是负责任的公民行为。”
随后,警方对文物进行了初步鉴定和记录,并将它们小心地封存。
“郑德胜明天要来买回车子,你们打算怎么办?”陈孟安问道。
张警官微微一笑:“不用担心,我们会安排人手在二手车市场埋伏,到时候会有警察假扮成车行工作人员。你只需要按照约定和他见面,其他的交给我们。”
“那我的车……”陈孟安有些不舍地看着那辆宝马。
“很抱歉,这辆车暂时需要作为证物扣留。”张警官表示理解陈孟安的心情,“不过等案件结束后,如果确认您不知情,车子会归还给您的。当然,夹层会被拆除。”
陈孟安点点头:“我理解,破案更重要。”
警方带走了文物和车辆,留下两名便衣警察和陈孟安、小孟一起制定了第二天的行动计划。
那晚,陈孟安辗转反侧,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天的发现和那些古老文物的样子。
第二天一早,陈孟安和小孟按照计划来到了二手车市场。警方已经在各个角落部署了人手,周老板也被告知了情况,配合警方行动。
上午十点整,郑德胜准时出现在车行门口,身后跟着两个魁梧的男子,一副谨慎戒备的样子。
陈孟安按照警察的吩咐,表现得跟平常一样,迎接郑德胜时说:“郑先生,您真准时。”
郑德胜紧张地笑着,四处张望:“车带来了没?”
“车就在那边停着。”陈孟安指了指停车场角落的黑色宝马,“您真打算买回去?”
郑德胜点头,从兜里掏出个鼓鼓的信封:“这有五十万现金,你数数。”
“郑先生,我好奇,您这么急着要这车干嘛?”陈孟安故意问,“这车有什么特别?”
郑德胜额头上冒出汗珠:“我之前不是说了吗?这车对我有特别的意义。陈先生,咱们快点办手续吧。”
陈孟安假装检查信封里的现金,拖延时间:“这么多现金,我得好好数数。对了,这车我发现有点怪,比同款的重了五十斤左右,您知道为啥吗?”
郑德胜脸色突然变白:“可能...可能是装了隔音材料。陈先生,时间宝贵,我们先把过户手续办了。”
“郑先生好像很急啊。”旁边传来声音,张警官带着几个警察走过来,亮出了警官证,“郑德胜先生,我们有几个问题想请您协助调查。”
郑德胜一看,脸色大变,转身想跑,但被埋伏的警察拦住了。
他后面的两个壮汉也想动手,但很快就被制服了。
“郑德胜,涉嫌文物走私和非法持有枪支,跟我们走一趟。”张警官严肃地说。
警方迅速带走了郑德胜他们,整个行动干净利落,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。
事后,陈孟安和小孟被请到警局协助调查,详细讲了买车和发现文物的过程。
“根据初步调查,这些文物大多是从国内几家博物馆和考古现场偷的。”张警官告诉他们,“郑德胜是专门搞文物走私的团伙成员,负责把文物运到国外。”
“那王德胜呢?”陈孟安好奇地问,“他真的是意外去世的吗?”
张警官摇头:“根据郑德胜的交代,王德胜本来是他们团伙的头目,但王打算独吞一批特别珍贵的文物,结果被团伙其他成员发现,发生争执后意外身亡。他们把文物藏在了王德胜的车里,打算找机会运出去。”
“那李明辉又是什么角色?”小孟问。
“李明辉本来只是王德胜的司机,无意中知道了一些情况,但因为害怕没敢说。”张警官解释,“郑德胜他们逼他买下车子,暂时保管文物。后来他发现情况不对,就赶紧把车卖给了郑德胜,想撇清关系。”
陈孟安恍然大悟:“怪不得李明辉那么紧张,原来他也是受害者。”
“是的,他已经作为证人接受了保护。”张警官说,“多亏你们发现了这些文物并及时报警,才让我们破获了这个文物走私案,追回了这批国宝级文物。”
经过几天的调查,警方顺藤摸瓜,抓了整个走私团伙的多名成员,追回了更多被盗文物。
陈孟安和小孟因为在案件中的贡献,受到了表彰和奖励。虽然那辆宝马作为证物暂时不能还,但陈孟安得到了两万元的现金奖励。
当地博物馆知道这个事后,邀请陈孟安当文物保护义务宣传员,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。
陈孟安高兴地接受了这个邀请,他觉得这是对爷爷教诲的最好回应。
“老陈,你火了!”小孟一天拿着报纸兴冲冲地来找陈孟安,报纸上登了他们协助破获文物走私案的报道。
“这种火,我一点都不想要。”陈孟安苦笑道,“现在我又是没车的状态,还得挤公交去面试。”
小孟拍拍他的肩膀:“别担心,我店里有几辆检修好的二手车,你先挑一辆开着,等你找到工作了再慢慢还钱。”
“你这个朋友,我交定了!”陈孟安感动地说。
一个月之后,陈孟安的邮箱里躺着一封令人振奋的邮件。他之前在网上申请的那家公司发来了通知,告诉他面试已经通过,可以正式加入他们了。
“恭喜啊,陈哥!”小孟举着酒杯,满脸笑容地说道,“看来坏事有时候也能带来好运。要不是你那辆宝马,你可能不会有这段经历,工作也未必能这么顺利。”
陈孟安笑着点头,说:“确实,这次的事情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。对了,那些文物怎么样了?”
“听说已经送回原来的博物馆了,还会办个特别的展览,展示这些失而复得的宝贝。”小孟回答道,“博物馆还邀请你作为特别嘉宾参加开幕式呢。”
陈孟安感到一阵温暖:“那真是太好了,我一定会去的。”
半年后,陈孟安在新公司的工作已经稳定下来,业绩也相当不错。
他用积蓄和奖金买了一辆国产车,虽然不如宝马那样豪华,但开起来让人感觉踏实可靠。
某个周末,陈孟安开车带着小孟去郊外钓鱼。路上,小孟好奇地问:“对了,警察最后有没有告诉你,那辆宝马什么时候能还给你?”
陈孟安摇了摇头:“案子还在审理中,车子暂时还不能还。不过我也不在乎了,那辆车给我带来的麻烦已经够多了。”
“但也给你带来了好运啊。”小孟笑着说,“没有那辆车,你也不会有现在的工作,还成了文物保护的宣传员,在本地小有名气。”
陈孟安笑着点头:“这倒是真的。有时候想想,如果当初我贪心不报警,私吞那些文物,可能现在已经在监狱里了。”
“那是肯定的!”小孟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文物是国家的,是属于全民族的文化遗产,不是个人可以占有的。你做了正确的选择。”
车内的后视镜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玉佩复制品,那是博物馆送给陈孟安的纪念品,复制自他发现的那批文物中的一件。
阳光透过车窗,照在玉佩上,映出温润的光泽,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文明。
陈孟安时常看着这个玉佩,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在的生活,也记住那些属于全民族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。
这辆普通的国产车虽然不如宝马豪华,但开起来踏实安心,没有任何负担,就像他现在的生活一样。
一天,陈孟安接到张警官的电话。
“陈先生,有个好消息告诉你。”张警官声音愉快,“案子已经审理完毕,郑德胜等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你那辆宝马车经过改装,去除了夹层,现在可以归还给你了。”
“真的吗?那太好了!”陈孟安惊喜地说。
张警官继续道:“不过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。文物局对你的行为非常赞赏,决定给予你额外的奖励,金额是十万元。”
陈孟安一时语塞,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惊喜。
“谢谢张警官,这个消息太好了。”陈孟安真诚地说,“不过说实话,做这件事我没想过要什么回报,只是觉得那些文物应该回到它们属于的地方。”
“正是因为你这种无私的态度,才更值得表彰。”张警官说,“对了,下个月博物馆将举办一个特展,展出那批被追回的文物,你一定要来参加开幕式。”
“我一定会去的。”陈孟安郑重承诺。
挂了电话,陈孟安坐在沙发上,回想着这半年来的经历,从失业到买车,从发现文物到协助破案,再到现在找到新工作,生活重回正轨。
他拿起桌上的那个小玉佩复制品,轻轻抚摸着上面精美的纹路,心中充满了感慨。
这段经历不仅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,也让他更加珍视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。
周末,陈孟安开着归还给他的宝马车,带着小孟去参观那个特别展览。
博物馆里,那批被追回的文物在灯光下熠熠生辉,诉说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文明。
陈孟安站在玻璃展柜前,望着那枚熟悉的战国玉璧,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。
“感觉怎么样?”小孟低声问道。
陈孟安微笑着回答:“感觉很好,非常好。这些文物回到了它们应该在的地方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在向参观者介绍这批文物被追回的经过,虽然没有提到陈孟安的名字,但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。
走出博物馆,阳光明媚。陈孟安决定把那辆宝马车卖掉,换成一辆更适合自己的车。
“你确定要卖掉宝马?那可是豪车啊,多有面子。”小孟有些不解。
陈孟安笑了笑:“面子没那么重要。这辆车带给我的经历已经足够了,现在我想要一辆真正适合我的车,就像我现在的生活一样,踏实而充实。”
小孟拍拍他的肩膀,表示理解。
一周后,陈孟安用卖车的钱和奖金,买了一辆全新的国产SUV,开始了崭新的生活。
每当他开车经过博物馆,总会想起那段不可思议的经历,心中充满感激——感谢那辆载满秘密的宝马,让他的人生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折。
中金汇融-炒股配资平台查询-实盘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114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