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青年报客户端
近年来,白酒行业竞争加剧,市场分化明显。作为“浓香鼻祖”的泸州老窖,也在行业调整中显露出增长疲态。
6月27日,在泸州老窖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,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指出,白酒行业正处于量减质升阶段,无需过度悲观,泸州老窖有足够实力应对挑战。一句无需过度悲观,也体现出泸州老窖承受着诸多压力。
4月27日,泸州老窖披露2024年年报显示,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1.96亿元,同比增长3.19%,净利润134.73亿元,同比增长1.71%。
营收和净利虽有增长,但增幅大跌,未能完成董事会于年初提出的“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 15%”的目标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自2014年之后,泸州老窖年度净利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。近几年的泸州老窖,一直保持高增长态势,2021-2023年,泸州老窖年度营收和净利增长均超过了20%。
对于增长放缓,泸州老窖给出的原因是近年来,酒类消费供需结构出现了明显的转移和分化,酒类消费市场进入到存量期,酒业伴随着经济增速的换挡,进入到新旧动能转化的发展阶段。
同日,泸州老窖还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。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泸州老窖分别实现营收、净利93.52亿和45.93亿,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1.78%和0.41%,增速进一步放缓。
可以看到,泸州老窖正经历“失速”阶段。并且,由于发展的失速,2024年泸州老窖依旧没有重回前三。
1952年,在全国首次评酒会上,泸州老窖被评为“四大名酒”之一。此后,业绩不断上涨,常年跻身酒企营收榜首,但随着后面发展的乏力,泸州老窖被其他酒企赶上并拉开差距,最终跌出前三行列。
于是在2015年6月,刘淼接任泸州老窖股份董事长之位时就提出 “重回前三”的口号,并将这个目标作为公司未来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。
时至今日,这份目标也没完成。以前是“茅五洋”,终于把洋河超过去之后,又被山西汾酒超过。而且,与山西汾酒的差距在不断扩大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山西汾酒实现营收360.11亿元,同比增长12.7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.43亿元,同比增长17.29%。2025年一季度营收165.23亿元,同比增长7.72%,一季度净利润66.48亿元,同比增长6.15%。
山西汾酒一季度营收净利增幅虽不及去年整体增幅,但比泸州老窖一季度增幅高出不少。
山西汾酒的“三分天下有其一”已完成,而泸州老窖的“重回前三”依旧在路上。
除了业绩失速,在白酒行业“存量竞争、结构分化”的背景下,泸州老窖还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库存高企,核心产品价格倒挂
目前,泸州老窖在存货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
年报显示,截至2024年底,泸州老窖存货已达133.93亿元,同比增长15.24%,占总资产的19.6%,创历史新高。
近几年来,泸州老窖的存货规模不断增长,2022年末、2023年末和2024年末,泸州老窖存货分别为98.41亿元、116.22亿元、133.93亿元。
存货不断增加,这也使得渠道方面有着很大的去库存压力。虽然2024年末,泸州老窖合同负债有所增加,但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,季度末合同负债为30.66亿元,比去年年末的39.78亿元减少超9亿元。白酒企业讲究先款后货,合同负债是源于对经销商的预售账款。
可见,泸州老窖经销商的拿货意愿在降低。
不仅如此,近些年来,泸州老窖境内经销商数量不断减少,这也使其存货压力进一步变大。数据显示,经销商数量从2020年2047家,减少到2024年的1701家。2024年,泸州老窖境内经销商新增183家,同时减少192家,净减少数量达9家,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 0.53%。
经销商的减少,与其核心产品价格倒挂,有着密切的联系。不赚钱了,自然也就离开了。
年报显示,2024年泸州老窖的中高端酒类(国窖1573、特曲等)实现营收275.85亿,占总营收88.43%,是营收的核心支柱。其中,国窖品牌营收超200亿元。
可以看到,仅国窖品牌便在泸州老窖中高端酒类营收中,所占比例超过了72.5%,占全年总营收的比例超过了64%,足以看到泸州老窖对国窖品牌的依赖。
但是目前,国窖1573的市场批价低迷,“今日酒价”公众号7月8日披露的批发参考价显示,泸州老窖52度500ml国窖1573价格仅为835元。
电商平台价格更低,在百亿补贴频道,52度500ml国窖1573价格为750元左右,但经销商从厂家拿货的结算价却高达980元/瓶,这么算,每瓶酒出现200多元的价格倒挂,严重打击了渠道利润。
为此,今年4月便有市场传闻称,泸州老窖全国全品系停止订单接收,停止发货,全面清理价格、渠道和政策。但目前看来,泸州老窖“控量挺价”效果并不理想,时至今日,价格倒挂问题依旧严重。
面对诸多问题,泸州老窖将目光投向了低度酒领域。
低度酒能否成为增长新引擎?
近几年,“降度化”成为白酒行业热词,这主要得益于年轻人喜欢低度酒。由此,越来越多的酒企加码低度白酒,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。
在泸州老窖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,公司董事长刘淼表示,在新一轮行业调整周期中,白酒消费群体结构发生变化,白酒消费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,白酒消费也将从过去的社交属性回到生活情感属性,85后、90后以及年轻女性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。
刘淼透露,公司的38度国窖1573产品备受市场欢迎,实现良性增长,目前,公司已研发出28度的国窖1573,新产品将适时投入市场。
7月4日,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,有投资者提问称,公司拟推出的28度白酒是用1573品牌吗?16度、6度准备用什么品牌?
对此,泸州老窖回复表示,面对当前低度化、健康化、利口化、多元化等产品需求,公司主动创新求变,新产品现处于研发阶段,将适时投入市场。
可见,泸州老窖也想在自身业绩增长乏力的背景之下,加码低度酒赛道,开辟新的增长极。
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预测,2025年中国低度酒饮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25%。
酒类分析师蔡学飞表示,低度酒对于当代消费者的适应性更强,利口性与健康性特征明显,而且场景消费更加灵活,正在成为中国酒企最重要的细分增量市场。
不过,泸州老窖在低度酒领域并非毫无基础。早在多年前,其就推出过38度的国窖1573产品,且市场反响不错。
但是,目前低度酒赛道也越发拥挤,低度酒市场同样竞争激烈。除了传统白酒企业纷纷布局低度酒产品外,预调酒、果酒等低度酒品类近年来也发展迅速,市场份额不断扩大。泸州老窖要在低度酒市场中脱颖而出,并非易事。
一方面,低度酒的口感和品质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,还需要市场的检验。与高度白酒相比,低度酒在酿造工艺上有更高的要求,如何在降低酒精度的同时,保持酒的风味和品质,是泸州老窖需要解决的难题。另一方面,低度酒市场的品牌众多,消费者的选择丰富。泸州老窖需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,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总的来说,泸州老窖的“中年危机”,本质是白酒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缩影。低度酒或许能打开短期增长想象,但若不能解决品牌老化、渠道僵化等根本问题,恐难逃“治标不治本”的质疑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范辉 邓健
编辑/范辉
责任编辑:李思阳
中金汇融-炒股配资平台查询-实盘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114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